题目内容:
文言诗文阅读。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古诗,完成1~5题。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从诗歌体裁上看,甲、乙两诗都是_________;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诗都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_
(2)徒有羡鱼情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___
(4)凭轩涕泗流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任选一题作答)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你是怎么理解甲诗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对乙诗的理解,请你说说作者“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律诗 抒情诗
2.(1)渡 (2)空、白白地 (3)书信 (4)眼泪
3.(1)“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2)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4.(1)白白地看着人家垂钓,心想得鱼而苦无渔具。也是隐喻自己想做官但又无法实现。
(2)一方面是个人与亲朋失去联系,年老多病;二是国家多难,战乱未平,动荡不安。
5.(甲)表达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或者抒发了作者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
(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