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桑怿①传(节选)欧阳修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

时间:2024-04-18 11:24:0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桑怿①传(节选)欧阳修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3446.html
题目内容: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孤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

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

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

④廪:粮仓。

⑤里人:同乡人。

⑥铁简:狭长的铁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即推仆地缚之(绑,捆绑)

B.见民走避溺者(跑,逃跑)

C.怿善剑及铁简(善于,擅长)

D.聚其里人饲之(喂养)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盗不可为也皆次当行,为屯长

B.不使之知觉辍耕之垄上

C.将以舟载之祭以尉首

D.粟尽乃止当之者乃公子扶苏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②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小题4: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最佳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C

小题1:①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类。

②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

小题1:(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

(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

答案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D.聚其里人饲之(供养)。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 中的两个“为”都作动词,解释为“做”。C中的两个“以”都作介词,解释为“用”。B中的第一个“之”作代词,解释为“他”;第二个“之”作动词,解释为“到”。 D中的第一个“乃”作副词,解释为“才”;第二个“乃”作“动词”解释为“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抓住“然、为”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桑怿)。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桑怿“我愿意往来其中察访不法之徒”““你答应我不偷盗,现在又偷盗乡里老人的尸衣,不是你吗?”“用贿赂获得官职,非出我心,何况我贫穷无银。即使有,本来也不能那样做。”“看到百姓年成不好,会聚乡里供养他们”等方面来分析其人物形象。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