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

时间:2024-04-18 01:50:4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55981.html
题目内容: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最佳答案:

C

答案解析:

科举制的创立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选C。

点评: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其演变规律:

(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平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

考点核心: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