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子路从而后》章,完成相应的题目。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

时间:2024-03-13 20:13:01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子路从而后》章,完成相应的题目。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44844.html
题目内容:

阅读《子路从而后》章,完成相应的题目。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遇丈人:

(2)植其杖而芸:

(3)欲洁其身: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分)

(2)明日,子路行,以告。(2分)

小题3: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1)对老人的尊称(2)通“耘”除草(3)使……纯洁

小题1:(1)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2)第二天,子路上路,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孔子

小题1: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扰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

答案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丈人:老人,对老人的尊称,古今异义。

(2)芸:通耘,除草。通假字。

(3)洁:使动用法,使...清白。

小题2:(1)黍:音shǔ,黏小米。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见:使动用法,使......见。焉:语气助词。表叙述语气,不需译出。

(2)明日:第二天。行:上路。以告: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之代上文所记的情况。“告”后省宾语“夫子”。

小题3:“大伦”:指社会中的君臣关系。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