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

时间:2024-03-13 18:39:4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43587.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又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深思: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到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要求: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最佳答案:

答案解析:

这则作文是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

首先要理解材料,看材料写了什么内容,有哪些可提取的角度。整体感知这则材料,它讲述了林先生无意中的一句欣赏的话,却改变了一个人(小偷)的一生。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欣赏是一种力量”“由衷的赞美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等观点。从小偷的转变可以知道,只要有改过自新的愿望,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可取之处;人人都能成才。当然,“欣赏”“善意”“善良”“客观评价”等应是此题的主要角度。

这样审题之后,首先要考虑拟什么题目,确定什么样的主题,选什么材料,用什么结构成文等。此文可以用第一人称,在叙事中写个人的经历,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客观的写别人的成长历程,还可以发表议论,论述欣赏、赞美、公正评价等的意义 。

点评: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所以我们在构思的过程中,最初的两三个想法最好是先扔到一边,再想有没有更佳的材料和内容可选,不要急于落笔,等到构思真正成熟后再下笔。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考点核心: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