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论语》《孟子》阅读。( 29 分)2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7分)食不厌

时间:2024-03-13 16:08:3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论语》《孟子》阅读。( 29 分)2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7分)食不厌」,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41485.html
题目内容:

《论语》《孟子》阅读。( 29 分)

2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7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①而餲②,鱼馁③而肉败④,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⑤,不食。不时⑥,不食。割不正⑦,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⑧。

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节选自《论语●乡党》)

【注释】①饐(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陈旧,霉烂变质。

②餲(ài):变味了。

③馁(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④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⑤饪:烹调制作饭菜。

⑥时:应时,时鲜。⑦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⑧气:同“饩”,即粮食。

⑴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译文:

②沽酒市脯,不食。

译文:

⑵“美食家”孔子提出了“八不食”的饮食卫生标准,但其中“割不正”与饮食卫生无关,孔子

为什么也将它列入“八不食”?(3分)

答:

最佳答案:

26.(7分)

⑴①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②译文:从市场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

⑵答:“割不正”是对庖者的批评。他认为庖者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宰杀,而是草率从事,这是一种失礼的标准,所以不吃这样的肉。

答案解析:

译文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

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

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

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可以吃姜,但也不宜多吃。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