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倦 夜苏轼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时间:2024-03-13 07:50:1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倦 夜苏轼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34620.html
题目内容:

倦 夜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小题1:结合全诗分析,首联有何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最佳答案:

小题1:点标题,由“倦”字引出下文投宿荒村、长夜难眠之事,所见凄凉之景;他想到自己常年奔波,鬓发已白,却竟像络纬虚织一样,由此表达了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感慨。

小题2:运用了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2分)“孤村”坐落在旷野之中,显得荒僻;夜间的“一犬吠”和照着行人的“残月”,给人以凄清之感;(1分)用“一犬吠”衬托环境的荒僻,“残月”的静景和“几人行”的动景结合着写。(1分)

答案解析:

小题1:理解“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的诗句,可知“在这漫漫长夜之中,我厌倦头挨着枕头,盼望着小窗透进晨曦,可窗儿始终没有见亮”。结合整首诗可知,由本联的“倦”字引出下文投宿荒村,长夜难眠之事,所见凄凉之景,他想到自己常年奔波,鬓发已白,却竟像络纬虚织一样,由此表达了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感慨。因此,首联的作用是照应标题,引出下文。结合全诗可知,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感慨。

点评:找到题干所提及的诗句,理解其大意,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话在全诗中的地位与作用(下文写了什么内容、诗歌的写作背景如何),综合分析之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成切题的语句作答。理解诗歌的情感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景色特点及人物的处境。如果有直抒胸臆的句子,一定抓住这些语句,进一步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试题分析:“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是写景的语句,“孤村”特征是荒僻,“一犬吠”以动衬静,更显出环境的僻静与凄清。照着行人的“残月”,更给人以凄清之感,更衬托出环境的荒僻。这样分析之后可知,本句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衬托的手法。

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照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考点核心: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