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齐安郡中偶题唐杜牧两竿落日涣桥

时间:2024-03-13 07:47:41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齐安郡中偶题唐杜牧两竿落日涣桥」,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34585.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涣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小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小题2:请赏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傍晚西风

小题2:前诗通过写“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来表现诗人的伤感不平之情。后诗通过写“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来表现诗人对荷的怜爱和喜悦之情。

答案解析:

小题1:从“两竿落日涣桥上”和“荷花入暮犹愁热”两句中可知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傍晚时刻的景色;从“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和“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可知这两首诗均以荷与西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体会诗歌的内容,找到答案所在诗句,这两首诗都是四句,体会这四句诗的大意,然后根据理解在语句中提取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诗的一、二两句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诗的三、四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喜悦之情。用小荷的情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情。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点评: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诗歌的内容,(2)诗人的人生态度,(3)诗歌的写作背景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

考点核心: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