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时间:2024-03-13 03:43:37 栏目:学习方法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png)
题目内容:
诗歌鉴赏。(7分)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小题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小题2:全词八句,只有后两句才点出有人夜行,这两句对全词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3:“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夏夜风光?反映了夜行人什么心情?(3分)
阅读理解。
最佳答案:
小题1:夏天,由半夜鸣蝉,听取蛙声看出。
小题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其间,明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拐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小题3:“惊鹊"和"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其实怎样的夏夜风光自己翻译下句子就行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笼罩出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
答案解析:
小题1:
这个小题很简单,几乎就是白给分。“鸣蝉”“ 稻花”“蛙声”这都是夏季特有的景物,因此这首词写的是夏季。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题,需要联系全诗的内容进行细细分析,才有可能将此题答对。:"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明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啊!这两句中出现了人的行踪,体现了词人找到旧时茅店的轻松、喜悦之情,全词也就体现了这种轻松、愉快的基调。
小题3:
试题分析: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动静结合,形象逼真。闻着稻香,听着蝉鸣如此动人的夏夜丰收图,怎不叫词人心生喜悦之情。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将本题答出。
考点核心: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