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

时间:2024-03-12 04:30:1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09386.html
题目内容: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钱穆所说,在政治制度上,宋之于唐基本没有变动,有变动的也是迫于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的观点。(4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5)材料三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3分)

最佳答案: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任答2点2分)。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

(2)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5分)以下两种观点供参考:观点一:钱穆的观点是正确的。宋之于唐没什么变动,理由: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在宋代基本保留,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代在政治制度上没什么突破。宋的变化也是迫于时代,理由: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迫使宋加强中央集权;汉代以来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迫使宋分割宰相的权利。观点二:钱穆的观点是片面的。宋之于唐有很大的变动,理由:加强了中央集权,如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组建禁军。政治上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等;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发展。

(3)说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4分)

(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4分)

(5)旧体制“已拆卸”是指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军阀割据。(3分)

答案解析:

(1)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应该将秦汉时期和唐朝时有关政治制度的史实回忆并迁移过来。一提到政治制度,首先应想到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汉是其建立时期,唐代则是其不断完善阶段,相关事实有秦汉时期的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评论题,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首先,回答时要亮明自己的观点:考生可以选择认为钱穆的观点正确,即宋之于唐政治制度没什么变动;也可以选择认为钱穆的观点错误,既要表述为宋之于唐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变动。然后要结合两个时期的相关史实,以史实为论据,论证自己所提的观点,要做到自圆其说才可以。

(3)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即君主专制的。这一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用明清时期的史实来论证当时是君主专制制度,考生只需要把明清时期有关君主专制的史实迁移过来即可。明朝时是废丞相、设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清朝时是增设军机处,是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这一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结合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史实,分成两个方面来看其演变的趋势:一方面,是君权与相权关系不断变化,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

(5)旧体制“已拆卸”:结合“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思考可以知道旧体制是指辛亥革命前的君主专制政体,而旧体制已拆卸则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应该是辛亥革命所设想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现象:由“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核心:

皇帝制度建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