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①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

时间:2024-03-12 00:49:2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①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04578.html
题目内容: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

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

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

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 (《辽史·张砺传》)

注释:

①石敬塘(892-942):后唐节度使。后称帝,建年号为天福,史称后晋。

②契丹:古代少数民族名,早居辽河一带。后耶律阿保机统一各族,建契丹国,即辽国。

③通事:官名,以通晓华俗华语的人充任,职掌外交方面的事务。

④解里:人名,辽宗室,曾参加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太宗伐晋  从:跟随

B.至栾城崩 崩:指古代帝王死

C.翰数之曰 数:屡次

D.不可专杀 专:专擅,独断独行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①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宜以中国人治之。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表现“张砺”刚直的一组是:

①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

②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

③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以是亡耳。”

④入汴,诸将……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虽得之亦将失之。”

⑤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⑥是夕,砺恚愤卒。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

B.辽太宗非常器重张砺,当辽太宗了解了他想逃回后唐的原因后,杖罚高彦英并向张砺道歉。

C.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时,曾上奏辽太宗让中原人来治理中原,但辽太宗没有听从他的忠谏。

D.辽太宗去世后,张砺在恒州时,仇家萧翰想杀他,而麻答却要保护张砺。

最佳答案:

1.A

2.B

3.C

4.D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