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

时间:2024-03-10 16:44:3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02817.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以暴虐为天下始。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亡。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嗷嗷(众多的愁怨声),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以礼天下,天下集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判断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同“倘”,如果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使……灭族

D.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甘:认为甘美小题2:下列各组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亡

B.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内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之(指秦)弥繁,侵之(指六国)愈急

B.刺客(指荆轲)不行,良将(指李牧)犹在

C.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其中①②③之“后人”指代对象相同)

D.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指秦之暴政)

最佳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答案解析:

小题1:判:分清,意思是清清楚楚。

小题2:都解释为“爱惜、爱护”;A项,丧失(土地)/灭亡;B项,借鉴/学习;D项,暴露/晒。

小题3:①、②、④之“后人”指代对象相同,为“秦后之人”;

③之“后人”指“唐后之人”。

理解文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运用代入法时除了考虑上下文,还要考虑语法问题,哪一点不符也不正确。另外也可以调取自己积累的知识量来判断答案。因此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也很重要。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要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