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
时间:2024-03-10 15:56:53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小题1:这些章节形象地表现了孔子思想和的心境。(2分)
小题2:“人不堪其忧”“忧”的是,“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乐亦在其中矣”“乐”的是,孔子“乐以忘忧”忘掉的“忧”是。(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安贫乐道乐以忘忧
小题2:贫苦的生活道/义/未取不义之财,所以安贫乐道老将至/才不得用
答案解析:
小题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从中可见孔子看中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精神。因此表现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小题2:“人不堪其忧”中的“人”是指的一般的人,一般的人不能忍受的是贫穷的生活,因此“人不堪其忧”“忧”的是贫困的生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孔子和颜回所乐的是虽然贫穷,但是没有谋求不义之财。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与一般人的“人不堪其忧”的“忧”有本质的区别,从原文中可看出,孔子的忧是指的老之将至,但是不能才尽其用。
点评: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分析的具体做法是:
(1)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2)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