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

时间:2024-03-10 13:22:4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98360.html
题目内容:

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

小题1:与乙地最接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小题2: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月同期

B.多雨季节同期

C.同在板块边界

D.气候类型相似

最佳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地图和世界地理概括。

小题1:乙地为甲地的对趾点,根据甲地(32°N,120°E),确定乙地的地理位置为(32°S,60°W)。而图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确定为20°W和160°E,故确定图示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图示各点位于南半球,①点(30°S,70°W)附近,最接近乙地。

小题2: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长江流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乙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故选D项。

点评:本题把经纬网地图与区域地理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高。

考点核心:

地图: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