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重为6 N的物体时
时间:2024-03-10 09:34:27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____________cm,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__N/m.
最佳答案:
10 200
答案解析:
弹簧上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由胡克定律得知: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x在数值上等于伸长后总长度减去原长L0,即x=L-L0.改变悬挂重物的重力,伸长量变化,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
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设挂G1="4"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1,挂G2="6"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L1="12" cm,L2="13" cm,由胡克定律得:
G1=k(L1-L0) G2=k(L2-L0)
带入数据解得:L0="10" cm,k="200" N/m.
即弹簧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
考点核心:
弹力:
1.定义:发生系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面发生形变3.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5.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就消失6.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7.作用点:在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