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先后多次赴极地执行考察任务。北京时间2010年8月6日4时29分,执行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航行到(85°25.406′N,178°33.447′W),打破了中国航海史上到达的最高纬度记录——85°25′N。
材料二:
2010年11月11日,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深圳盐田港起航,于2010年12月5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各项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全面展开。
材料三:
下图为南极洲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1)2010年,“雪龙”号两次进行极地科考,其航行的最北位置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当其航行到最北位置时,全球处于新旧两天的范围之比约是________(取整数比)。
(2)科考队员在B点进行科考时常会遭受雪崩威胁,主要是因为该处地形为________。A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
(3)为什么对中国来说,北极比南极重要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北两极地区相比,为什么南极地区气温更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避免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人类选择在极地地区建立农作物种子库,其选址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东北;17:31
(2)山谷;
4000
(3)有众多国际重要航道在北极地区通过;北极对于我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北极温度比南极相对高一些,更适宜人类居住;北极的资源开采难度比南极小一些。(两点即可)
(4)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海拔高于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有寒流环绕,北极地区周边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南极地区极夜天数多于北极地区。(两点即可)
(5)纬度高,气温低,有利于种子的保存;远离人类社会主体的活动区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小。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
(1)地轴——地球的自转的假想轴(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经纬线: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