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12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时间:2024-01-16 00:44:05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12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57624.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1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小题3:下列加点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

B.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C.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D.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小题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最佳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B

答案解析:

小题1:

济:渡河。例如成语有“同舟共济”。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要把实词放在原句及原文中理解,不能孤立的解释。例如,“为求援救,以济其患”一句中,“济”的意思是“帮助,接济”。

小题2:

试题分析:D作助词“的”讲,AB项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C项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5)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6)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7)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8)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古文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和意动。“晋军函陵”的“军”是名词作动词,D名作状,其余均是名词用作动词。

小题4:

试题分析:B主要是郑之亡对他本人也没有好处

附【参考译】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