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语录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
时间:2024-01-13 23:52:09 栏目:学习方法语录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png)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语录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语录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法句经》
语录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灯会元》
【注】“有为法”,是指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物质、精神或现象。其中,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
小题1:三则佛经语录,各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请作简要概括。(6分)
小题2:请从三则佛经语录中任选一则,联系现实,简要谈谈其积极意义。(6分)
最佳答案:
小题1:①一切都是暂时的;
②小恶也不可纵,小善也不可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人皆有佛性(即便是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
小题2:示例(以语录一为例):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作如是观,我们才会看得开,活得自在。面对复杂社会和无常人生,我们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虽然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终将化为虚无,但是慈悲为怀的人们定会因为度人度己的境界而美丽,因为言善行善的追求而永生。在人生旅途中,让我们以达观平和的心态面对成败得失,以从容超然的状态迎接悲欢离合吧。(意义概述2分,观点论述2分,语言表达2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语句含义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语录一,重点理解“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语录二,重点理解“莫轻小恶,莫轻小善”;语录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从积极的角度考虑。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结合第一题内容,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联系现实,从积极的角度谈意义。观点要明确,语句要通顺。一定要能够自圆其说。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