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时值辛亥革命百年。一百年来,中华儿女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时间:2024-01-13 21:46:52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2011年10月10日时值辛亥革命百年。一百年来,中华儿女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弘扬辛亥革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1)祭拜伟人:试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相关资料,补写挽联,以示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
材料一:孙中山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口头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坚守”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其革命誓言。
材料二:孙中山书法作品。
上联:百年首义荡腐朽图变革
下联:千古先生立宏愿________
(2)探究发现:辛亥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材料一:清政府借用外债共计4626万两,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
材料二:仅仅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付给日本2.3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约8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日本当时七年的财政收入。
材料三: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399万亿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30.7%,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不合香港2563亿美元;澳门约合186.7亿美元,台湾2009年9月份约3322.39亿美元)。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示例:求富强、盼复兴
(2)示例:
发现一:辛亥革命前,中国经济落后,积贫积弱,饱受凌辱,屡遭外国列强盘剥,新中国经济繁荣昌盛。
发现二:落后就要挨打,变革就可以自强,发展就能自立。
发现三:如果两岸四地携手并肩,团结一心,实现国父遗愿,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