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以下问题: 1.这篇新闻的导语是从__

时间:2024-01-11 20:26:1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以下问题: 1.这篇新闻的导语是从__」,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25688.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以下问题: 

1.这篇新闻的导语是从_________至_________,主体是从_________至_________。

2.分析划线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这一句中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军事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请你设计“纪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活动”主持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开头至渡江区域。第三句至段末。

2.不含:不包括。因九江当时尚未解放,这样写体现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的特点,不会产生歧义。

  均是:都是。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线之长,烘托出战绩辉煌。

3.“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不一定消灭。连用两个词表现了不同的作战结果,语言准确、简洁。(意对即可)

4.议论。这两句议论分析了人民解放军取胜的原因。一方面突出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强,另一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其军队没有斗志的军情。这样写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意对即可)

5.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六十年前,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1949年4月20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当时的战况如何?今天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大厅,和我们一起回忆振奋人心的渡江战役。 (主观题不设置统一答案)

考点核心:

课内课文的理解以及课外名著的赏析,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