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贴现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时间:2024-01-06 11:50:3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贴现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04173.html

贴现资产会计分录主要涉及两种情形,分别是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款项,还有贴现到期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具体如下:

贴现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款项,相关分录如下:

借: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贷: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贴现到期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付款人户(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利息收入

贴现资产核算什么内容

贴现资产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企业(银行)买入的即期外币票据,也通过本科目核算,可按贴现类别和贴现申请人进行明细核算。商业银行通过“贴现资产”科目核算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款项。

贴现资产借方余额反映什么

贴现资产在会计实务中指的是“贴现资产”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的科目,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办理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融出的资金。

票据贴现业务

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收款人或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得资金而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目前,商业银行办理贴现业务的票据主要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一律记名,允许背书转让,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严格地讲,票据贴现业务属于贷款的一种,但贴现与一般贷款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的共同点主要是:它们都是银行的资产业务,都是借款人的融资方式,银行都要计收利息。两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放的对象不同。贴现贷款以持票人(债权人)为放款对象,一般贷款以借款人(债务人)为放款对象。

2、体现的信用关系不同。贴现贷款体现的是银行与持票人、出票人、承兑人及背书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一般贷款体现的是银行与借款人、担保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3、计息的时间不同。贴现贷款在放款时就扣收利息,一般贷款则是在贷款到期时(或定期)计收利息。

4、放款期限不同。贴现贷款通常为短期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一般贷款则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5、资金的流动性不同。贴现贷款可以通过再贴现和转贴现提前收回资金,一般贷款只有到期才可能收回资金。

贴现的会计分录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面值*票据利率*票据期限)=10000*(1 6%/2)=11200万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息*贴现期=11200*9%/3=336万。

票据贴现净值=票据到期值-票据贴现息=11200-336=10864。到银行贴现和贴息

借:银行存款10861万       财务费用336万贷:应收票据 11200万

贴现是收款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按票面金额扣去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商业汇票到期,受让人凭票向该汇票的承兑人收取款项。

按贴现利息支付方式,可以分为:

1、卖方付息:即贴现利息由卖方支付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申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申请办理贴现时,贴现利息由我行直接从拟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贴现款项中一次性扣收。

2、买方付息:即贴现利息由买方支付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申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申请办理贴现时,贴现利息由我行向买方收取,并将全额贴现票款支付给贴现申请人。

3、协议付息:即贴现利息由买卖双方协商,分担支付据贴现利息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申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申请办理贴现时,我行收取应由买方支付的贴现利息,再从拟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贴现款项中一次性扣收应由卖方支付的贴现利息后,将贴现票款支付给贴现申请人。

扩展资料

贴现是收款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按票面金额扣去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商业汇票到期,受让人凭票向该汇票的承兑人收取款项。

远期汇票经开具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或银行购买未到期票据的业务。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转贴现: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贴现的性质:贴现是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汇票的支付人对银行负债,银行实际上是与付款人有一种间接贷款关系。

贴现的利率:在人民银行现行的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贴现的利率是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高不能超过现行的贷款利率。

贴现利息的计算:贴现利息是汇票的收款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票款向贴现银行支付的利息,计算方式是:贴现利息=贴现金额x贴现率x贴现期限

我国的票据市场通过票据的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把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

按贴现利息支付方式,可以分为:

1、卖方付息:即贴现利息由卖方支付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申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申请办理贴现时,贴现利息由我行直接从拟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贴现款项中一次性扣收。

2、买方付息:即贴现利息由买方支付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申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申请办理贴现时,贴现利息由我行向买方收取,并将全额贴现票款支付给贴现申请人。

3、协议付息:即贴现利息由买卖双方协商,分担支付据贴现利息的票据贴现行为。贴现申请人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我行申请办理贴现时,我行收取应由买方支付的贴现利息,再从拟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贴现款项中一次性扣收应由卖方支付的贴现利息后,将贴现票款支付给贴现申请人。

按核算主体及目的分类

按核算主体及目的不同可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预算会计: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公共事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其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财政性”的特点。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

财务会计: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为核算对象,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适用于各类企业及营业性组织的会计体系。

按报告对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主要是对外部提供参考。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后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该题按“商业汇票”做就可以了,因为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金额=票据面值-贴现利息)

财务费用(金额=贴现利息)

贷:应收票据——**企业(公司)(金额=借方金额)

贴现利息=票面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日期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票据贴现会计分录如何做

票据贴现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贴现是指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应收票据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由付款人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应收票据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附息分为附息商业汇票和不附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既可以依法背书转让,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什么是水平分析法 下一篇: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