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资产处置损益如何做会计分录?
时间:2024-01-06 06:39:57 栏目:学习方法
企业的资产多种多样,其中固定资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报废的固定资产,关于处置损益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报废资产处置损益的会计分录
1、资产报废时,首先应当进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
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3、清理收回收入,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4、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一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入,其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一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到底是用“资产处置损益”科目还是使用“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则依据下列原则区分:即是看该资产处置后是否有使用价值。
如果资产处置后还有使用价值,则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反之,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后,不再有使用价值,则“营业外支出”科目。若用固定资产抵债、投资、捐赠等,这些经营行为是为了换取对价,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则应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分录
1、账面转出报废机床
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0
借:累计折旧180000
贷:固定资产--机床200000
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
贷:银行存款500
3、残值收入
借:银行存款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
4、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197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9700
扩展资料:
一、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利得和损失不得相互抵销,应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
二、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计入“资产处置收益”科目。
【例】通俗的讲:公司报废机器设备,报废利得和损失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行项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
公司转让机器设备或者抵债,处置利得或损失在“资产处置收益”科目。
具体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计提)
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原值
2.处置报废取得收入(处置未产生收入不做)
借:现金/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含3%减按2%情形)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3%减按2%情形)
3.清理净损益结转:
产生清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产生清理利得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收入(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
资产处置收益——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参考资料:人民网——规范固定资产报废工作
固定资产报废时怎么做会计分录
1、账面转出报废机床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机床
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残值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4、结转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没到年限报废的分录是:
1、报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报废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磨损或陈旧,使用期满不能继续使用;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必须由先进设备替代。固定资产报废,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引起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在清理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清理费用,同时还可能取得一定的变价收入。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
(一)使用年限过长,功能丧失,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不能使用并无修复价值的;
(二)产品技术落后,质量差,耗能高,效率低,已属淘汰且不适于继续使用,或技术指标已达不到使用要求的;
(三)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或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市场价值的;
(四)主要附件损坏,无法修复,而主体尚可使用的,可作部分报废;
(五)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应当在监管期满,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并获得批准之后才能提出报废申请。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按其损耗的发生分为两类。
Ⅰ类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的损坏和变形。针对Ⅰ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在设备使用的同时,降低其磨损速度,减少和消除非正常损耗。要合理使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检修。
Ⅱ类有形磨损是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设备实体锈蚀、风化、老化等的损耗。这类损耗与设备的闲置时间有密切关系。针对Ⅱ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加强管理,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做好闲置设备的养护工作。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通常情况下,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凡是所有权已属于企业,无论企业是否收到或拥有该固定资产,均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反之,如果没有取得所有权,即使存放在企业,也不能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
在有些情况下,某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能够控制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予以确认。
例如,融资租赁方式下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承租人)虽然不拥有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企业能够控制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到了企业,因此,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第一个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清理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