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遇到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常会有分期付款的情况,比如大型设备。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分录
1、购买时:
借:固定资产(长期应付款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总额)
2、每期摊销:
借:财务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付款: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长期应付款是在较长时间内应付的款项,而会计业务中的长期应付款是指除了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多种长期应付款。主要有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和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固定资产如何进行核算?
入账价值的确定:按进价入账(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可以抵扣,按全部进价入账。如购入的固定资产需安装,则先计入在建工程,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转入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根据该固定资产的类型定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按一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注意:当月确定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提折旧)
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如何做会计分录?
首先,分期付款的固定资产会因货币时间价值而形成未确认融资费用。举例:
某公司于2X18年1月1日从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设备。购货合同约定,该机器总价款2000万元,分三年支付,2X18年12月31日支付1000万元,2X19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2X20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假定3年起银行借款年利率6%。(已知(P/F.6%,1)=0.9434,(P/F,6%,2)=0.8900(P/F,6%,3)=0.8396则:
1.2X18年1月1日固定资产入账:
借:固定资产 1813.24 (1000*0.9434 6000*0.8900 400*0.8396)
未确认融资费用 186.76 (2000-1813.24)
待:长期应付款 2000
2.2X18年12月31日支付1000万元:
借:财务费用 108.7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79(2000-186.76)*6%
借:长期应付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3.2X19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
借:财务费用 55.3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2[(2000-1000)-(186.76-108.79)]*6%
借:长期应付款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4.2X20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
借:财务费用 22.6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2.65 (186.76-108.79-55.32)
借:长期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拓展资料: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分录
分期付款购买的固定资产,可以分期开发票,也可以一次性的开出全部发票。
在收到固定资产和发票时: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
每付一笔款,做一笔: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分期付款大多用在一些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高的产品交易上。如成套设备、大型交通工具、重型机械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分期付款的做法是在进出口合同签订后,进口人先交付一小部分货款作为订金给出口人,其余大部分货款在产品部分或全部生产完毕装船付运后,或在货到安装、试车、投入以及质量保证期满时分期偿付。
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签订契约,买方对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分期向卖方交付货款。每次交付货款的日期和金额均事先在契约中写明。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