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无形资产即是出售无形资产,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时常会出现处置无形资产的业务,对于该业务,应如何写会计分录?
处置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累计摊销(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按借方差额)
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按贷方差额)
累计摊销怎么理解?
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
“累计摊销”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并且应当按照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反映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什么是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亦称“营业外收益”,指的是与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应当列入当期利润的收入,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
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下进行,也可在该账户下按各种不同的收入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贷方表示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借方表示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经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无形资产处置会计分录如何做
出售无形资产做账,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倒挤,可借可贷)或是营业外收入,
或是借:营业支出,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相对于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的特征:
不具有实物形态,
具有可辨认性,
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或源自合同性权力或其他法定权利。
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且能够在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其价值将在各个受益期间逐渐摊销。
出售无形资产如何做会计分录如何做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应交税费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出售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的主要形式,出售人不再保留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因而不再拥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无形资产确认的基本条件: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想知道更多有关初级会计的最新资讯,一定不要错过环球快问会计在线频道。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出售无形资产如何做会计分录如何做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应交税费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银行存款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累计摊销
借: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
贷:无形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扩展资料:
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