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薪酬是企业对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一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管理费用等科目进行核算,相关的账务处理怎样做?
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1、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劳务成本(提供劳务人员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薪酬)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薪酬)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薪酬)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等
2、实际发放时
(1)实际支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个人承担部分代扣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3)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垫付时医药费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医药费
应付职工薪酬是什么?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科目,借方是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金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账务怎么处理?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会计科目中负债类科目之一。
科目应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账务处理:
首先每月计提工资和社保公积金时,按照应付各部门人员工资的金额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工资
研发支出——工资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其次按每月应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中,单位应承担的部分计提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积金
销售费用——社保公积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社保公积金
研发支出——社保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
(二)计提比例:
医疗保险费:10%(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
12%)
养老保险费:12%(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22%)
失业费:2%(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2%)
工伤保险:
1、%(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0.5%)
生育保险:见工伤保险即可。
住房公积金:10.5%(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7%)
工会经费:2%
职工教育经费:2.5%
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怎么做
企业发放员工工资,一般分为如下2个步骤。
1、计提工资时,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实际支付时,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