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补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时间:2024-01-06 04:35:2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补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87809.html

对于企业在上季度没有计提的所得税需要在本季度补计提的情况,一般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补计提的会计分录

1、补计提时,相关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结转时,相关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支付企业所得税时,相关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计提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时,相关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支付时,相关会计分录编制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费用是什么?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费用支出性科目。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

以前年度损益是什么?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属于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的内容是帮助单位核算获得的收入以及发生的成本费用,主要是为了核算本年利润而设立。

未分配利润是什么?

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补提去年所得税会计分录。

第一种:

补提时:

借: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交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同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第二种:

直接: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交税时: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扩展资料: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补交时调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期末结转,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同时还要对利润分配的数额进行调整,

如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涉及到其他科目,也要进行调整.

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由于所得税费用是在利润总额之后,则可以不用调账,等到进行所得税汇算时将其从所得税费用中减除后进行汇算,并计算缴纳所得税即可.或者先调到"营业外支出"科目,等进行所得税汇算时将其从营业外支出中减除后进行汇算,并计算缴纳所得税即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补提

补交以前年度的所得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缴税金——应缴所得税

借:应缴税金——应缴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补交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如何做

补交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prior period adjustments是对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的更正。这种错误包括计算错误、会计分录差错以及漏记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在留存收益表(或股东权益表)中予以报告,以税后净影响额列示。对于报表期间之前发生的事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将改变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调整后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会计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 下一篇: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