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语文复习要注重六个重点环节
时间:2024-01-05 21:14:33 栏目:学习方法自重庆回归全国卷后,近两年感觉高考语文的难度不断增大,高三语文的复习效率和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都面临着挑战,也对第一轮复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对于语文这个学科,第一轮复习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个时间阶段距离高考尚有些时日,所以对考生而言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全局,在此期间建立和形成自己对各个考试板块的有效复习模式,并完成所有知识层面的积累和梳理,为后期的训练打下基础。有鉴于此,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将“作文”进行到底
所谓“散点”,即命题点集中,但知识点零散的几个板块。如词语板块,集中复习会有效果,但并不能实现其全面、深入;如文化常识和默写板块,学校往往不会安排集中复习,会将其规划在各次考试的范围中分阶段解决;如文言文的实词板块,集中复习只是解决了理解问题,“应用”依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各位考生就需要将其铺散开去。所谓铺散,就是把它们纳入每天的复习安排里,日日打磨,直至解决问题。在完成常规复习任务的前提下,每日三词二识一段,一段为文言翻译小段,计划时间差不多一刻钟,最多不过二十分钟,周期贯穿第一轮复习,成果可期。
古文复习应回归教材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复习中,许多考生做题无数,但依然心里不安稳,准确性不稳定,归根结底是解题思维没有跟上命题思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十数年如一日根深蒂固的习惯很难就一场复习而变更。这就需要从最基础的能力训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平时训练时,有意识的对论述类文本的各个段落进行归纳概括,并形成思维导图,我认为这是最接地气最有效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也会有所助益。
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练字不是写书法,是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效果的。这个周期最短可以缩减到两个月,之后就可以为你的卷面赢得一定分数。所以,语文因其存在大量的主观题,部分考生应该训练书写,而且在这个过程里还可以调剂紧张而焦虑的情绪。
以上六点,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取舍,希望能够有所助益。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