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醉学网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小说篇)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小说篇
1、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1)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3)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4)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5)深化主旨;
(6)象征和暗示。
2、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
(1)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3、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故事情节
1、揣摩人物形象,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1)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表现人物的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其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④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典型的环境可以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4、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①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②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③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主题内容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从整体上把握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常见的精妙技巧: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人物塑造)生动细致;场面(环境)描写真切感人;……手法的运用。
主题探究
1、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评价方面:小说思想是否积极,健康,深刻,与时代精神是否合拍;作者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批评力量;作者的感情是否真挚,是否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习惯。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人文精神等
(1)意蕴:在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述;
(2)人文精神: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精神文化的珍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3、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1)创作背景:
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微观:作者的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
(2)创作意图:
挖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4、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
(2)答案不是唯一的,需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
(3)试题是半开放的,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不是漫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