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高考语文备考:破解成语题的12个秘籍

时间:2024-01-05 21:06:46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高考语文备考:破解成语题的12个秘籍」,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76972.html

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髓,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对这些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例如:

1.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书。此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如果这样按今天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行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成语出自《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差强人意、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目无全牛、久假不归、为之侧目、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口血未干、明日黄花、目不窥园、再作冯妇、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鱼之患、不忘沟壑、悼心失图、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体而微等。

二、要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要肢解成语含义
高考语文备考:破解成语题的12个秘籍

作为固定短语的成语,有一些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它们只此非彼、只能用于适合它的范围。运用时必须遵循这些限制,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例如:

1.雨后春笋——成语例句:“几乎所有造化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雨后春笋”,词典解释为: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长出来。比喻新生事物(特别是顺应社会潮流的事物)的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适用于值得赞扬的新好事物方面。而此处用来形容造化假的垃圾食品厂,显然与其适应的范围合。

2.有口皆碑——成语例句:“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有口皆碑。”很明显,句中的“有口皆碑”犯了范围不明的错误:碑,记功碑。成语意思是说: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突出的好人好事,受到众人的一致颂扬。此成语是常常用来形容对人已有的事迹成就的交口称赞的,而例句却用来形容将来的“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妥,这是成语运用中的范围失当。

——此类容易范围界限不清的常见成语的还有:美轮美奂(仅限于高大建筑物)、登堂入室、干云蔽日、狗彘不食(限于品格方面)、七手八脚、相濡以沫(限于困境)、天伦之乐(限于家人)、下车伊始(限于官员到任)、反戈一击(限于同伙、内部)、祸起萧墙、如坐春风等。

四、要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

有些成语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其蕴含的意义也有轻重的程度之别,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做恰当的选择,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都是不妥的。

例如:

1.罄竹难书——有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同桌上学好迟到、上课爱说话、考试喜欢抄袭、又经常搞恶作剧吓唬女同学……总之,是个磬竹难书的坏孩子,我很讨厌他。”此句明显犯了用词语意轻重打当的错误。“罄竹难书”,词典解释为:“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书,写。意思是用尽终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例句中的“我”,虽然列举了同桌很多很多毛病,但“毛病”绝不能等同“罪行”,用“罄竹难书”来形容语义程度过重,显然是错误的。

2.浩浩荡荡——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上课——自习——自习——上课,这两天实在把我们憋坏了;当听老师说派我们小组去打扫卫生,组长很快就准备好了工具,然后带领我们三个浩浩荡荡地开进分担区。”“浩浩荡荡”,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例句中“组长”、“我们三个”,一共才四人,虽然非常高兴、喜欢前往,但充其量能有多大规模的气势和阵容?显而易见,也是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此类容易犯轻重失当毛病的常用成语还有:无恶不作、不共戴天、惨绝人寰、恪守不渝、高山仰止、幡然悔悟、风声鹤唳、风雨飘摇、休养生息、江河日下、轰轰烈烈等。

六、要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成语是语言的化石,它沉积着诸多的文化现象。有些表现为谦词、有些表现为敬词。谦词要用于自己,而敬词只能用于他人。如果分辨不清楚,就会出现主客颠倒、对象失当的使用错误。例如:

1.抛砖引玉——先请看下面的句子:“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成功,我非常感谢大家都能抛砖引玉、各抒己见,既对我们过去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又对未来工作提出前瞻性的切实可行的意见。”“抛砖引玉”,词典解释为: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谦虚。可见,“抛砖引玉”是谦词,只能用于己方,而此处是陈述“大家”、用于他方,显然是错的。

2.鼎力相助——再看下面的句子:“我说亲爱的老王同志,这事你就放心去做好了,到时候有我们几人鼎力相助,不能完成不了任务?”“鼎力相助”,词典解释为:鼎力,大力;是敬词。整个成语意思是:希望或感激别人的大力帮助。只能用于请托或感激别人,不能用于自己。而例句中“我们几人鼎力相助”,用于己方,显然是错误的。

——此类表谦、敬意义的常用成语还有:蓬荜生辉、大笔如椽、敬谢不敏、敝帚自珍、高风亮节、高抬贵手、公门桃李、恭敬不如从命、大方之家、忝列门墙、刍荛之议等。

八、要把握成语的语法特征,不要滥加功能

成语大都源于古代诗文,有一些成语还明显地带其初始语境的特点。所以一些“出身”于否定句式中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的句子里。

例如:

1.一蹴而就——请看下面的句子:“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明渠奔流东去”。“一蹴而就”,词典解释为:蹴,踏;就,成功。踏一脚就成功,形容做事轻而易举。但此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式,如“航天梦想的实现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2.望其项背—成语例句:“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甲B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其意思是指:赶得上或比得上。而此语境需要的是“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可见此成语只适合于表否定的语境。

——此类具有特殊句式的常用成语还有:等量齐观(限于否定句)、同日而语(限于否定句)、相提并论(限于否定句)、等闲视之(限于否定句)、无时无刻(限于否定句)、妄自菲薄(限于否定句)、一概而论(限于否定句)、万应灵丹(限于否定句)等。

十、要成语的内涵外延,不要使成分赘余

有一类源于古代诗文或历典故的成语,其适用对象只能特指用于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运用它们时,在年龄、性别、对象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限制,尽管语言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限制。

例如:

1.豆蔻年华——豆蔻,植物名。因唐代杜牧《赠别》诗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名句,句中把十三四岁的少女比作豆蔻,人们觉得此喻新颖、美妙,突出了少女的清淳淡雅、活泼脱俗,便抽象、凝练出“豆蔻”再加上“年华”为“豆蔻年华”四字,来特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因而,此成语的对象是特指的:必须是女性,必须是十三四岁,否则即错。

2.举案齐眉——请看下面句子:“我跟大壮是同桌,他人虽然憨厚老实、拙于言辞,但头脑非常聪明且积极上进,每次考试不是他第一,就是我夺冠,我俩总是你追我赶、不相上下。我很庆幸在中学时能有这样一个互敬互助、举案齐眉的好同学。”“举案齐眉”,词典解释为:案,古时有脚的托盘。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可见,此成语只能用于夫妻之间,对象是特指的,同学间如此运用,闹出了笑话。

——此类具有特指对象的常用成语还有:藕断丝连、青枚竹马、秦晋之好、破镜重圆、汗牛充栋、咏絮之才、巾帼英雄、扫眉才子、徐娘半老、高阳公子、膏粱子弟、红颜薄命、百岁之好、并蒂芙蓉、乘龙快婿、劳燕分飞、母难之日、弄璋之喜、无肠公子等。

十二、要把握成语的逻辑范畴,不要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的内涵具有特定逻辑范围,词义反映出的数量的多寡、事理的先后、所属的范围、情态程度的大小,都有着一定的特指。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意义范畴,就会因与上(或下)文相忤逆而自相矛盾。

例如:

1.谈笑自若——成语例句:“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谈笑自若”,词典解释为:自若,跟平常一样。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很明显,坐下月夜的树下,属于比较平常的情况、平常的环境。而成语“谈笑自若”是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这就因成语的范围不当而犯语义自相矛盾的错误。

2.巧夺天工——成语例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词典解释为:人工有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很明显,成语的意义范围所属是“人工”,即人文景观方面;而上文却是描述“如屏的苍山”、“如镜的洱海”,属于自然景观范畴,如此做“真是巧夺天工”的总结判断,实在是自相矛盾。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