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风景的诗句古诗词
时间:2024-01-05 08:13:25 栏目:互联网资讯1.描写长城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2、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译文:与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么的遥远,黄云海戍迷离不见。
3、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江总《雨雪曲》
译文:雨雪纷飞成了边塞的隔离,跟着军队度过了陇西。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
译文: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5、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译文: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译文: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7、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江总《雨雪曲》
译文:绕着营地能看见狐狸留下的踪迹,在山旁还依稀能看见雪地上马蹄的印记。
8、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李白《紫骝马》
译文:枣红色的骏马一边奔驰一边鸣叫着,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飞。来到河边它不肯渡水,好像在怜惜身上披着的锦缎障泥。
2.赞美长城风景的古诗有哪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
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紫骝马(唐·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卢照邻)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唐·王昌龄)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塞下曲(唐·常建)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塞下曲(唐·李益)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统汉峰下(唐·李益)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唐·李涉)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题悟公禅堂(唐·陆畅)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听筝(唐·张祜)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
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唐·赵嘏)。
3.描写长城壮观景象的古诗有哪些1.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长城》唐汪遵
2.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登长城》唐李益
3.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4.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统汉烽下》唐李益
5.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6.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7.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紫骝马》唐卢照邻
8.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雨雪曲》唐卢照邻
9. 《登长城》全诗内容:
《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10. 注释:①全诗校:“一题作《塞下曲》。”②汉家:借指唐朝。上郡:即绥州,天宝元年改为上郡,治所在龙泉(今陕西绥德)。③古长城:指东接上郡,位于今陕西靖边东北的秦长城。④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古代指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11. 作者: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12. 《长城》全诗内容: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3. 注释: ①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②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14. 作者:汪遵,(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初为小吏。
15.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4.描写长城的诗句有哪些1.不到长城非好汉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3、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塞下曲(唐·李益)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龄)
我已经力所能及了
5.描写长城壮观景象的古诗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描写长城美景的诗句0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02.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
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03.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紫骝马(唐·卢照邻) 04.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卢照邻) 05.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06.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龄) 07.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唐·王昌龄) 08.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塞下曲(唐·常建) 09.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骢马(唐·万楚) 10.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 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 11.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
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
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关山月(唐·徐九皋) 12. 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
忝驱更戍卒,方远送边庭。 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
国恩行可报,何必守经营。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唐·徐九皋) 13.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唐·李嘉佑) 14.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蓟门行(唐·高适) 15.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梅花落(唐·刘方平) 16.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送刘判官赴丰州(唐·卢纶) 17.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登长城(唐·李益) 18.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塞下曲(唐·李益) 19.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统汉峰下(唐·李益) 20.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度关山(唐·李端) 21.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22.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长城闻笛(唐·杨巨源) 23.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24. 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
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 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知君住应老,须记别乡年。 送流人(唐·张籍) 25.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唐·李涉) 26.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题悟公禅堂(唐·陆畅) 27.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28.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
千堆战骨那知主, 万里枯沙不辨春。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 饮马长城窟(唐·陈标) 29.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听筝(唐·张祜) 30.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7.关于赞美长城的诗句1、咏长城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译文
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2、经檀道济故垒
唐代: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译文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3、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译文
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4、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5、望江南·春睡起
宋代: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阳关。
译文
春睡起之时,已是积雪堆满燕山。万里长城之上撒满雪花,好像一条横陈的玉带,街上是灯火阑珊。而人,却倾立在蓟楼之间。何等的惆怅,何等的凄凉。
自己空空懊恼,他人或许更是如此,这身单影只的客人此时要归去。这一身行头绝尘而去。伤心的情意断人肠,屹立在阳关依旧吟唱。
8.关于长城的古诗一、沁园春·雪
近代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二、河满子
宋代 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译文:
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江水澄碧,风清月朗。我就觉得秋风送爽,正好圆梦好还乡。幸亏你在西南布防,筑起长城坚如铁壁铜墙。虽说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的不过三人,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
切莫辜负花溪好风景,你尽可以游赏寄兴;成都的药市买卖好兴隆,何妨逛逛药市,微服出行。探问一下昔日当垆的卓文君,而今还在吗?有了你的游赏,那里的名胜才不至于虚有其名。我想,唱着王褒所作的赞美新曲,你心中该别有一番喜庆与豪情。
三、出塞二首
唐代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四、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五、从军行七首
唐代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9.描写长城壮观景象的古诗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10.关于长城四季景象的诗句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关于南城风景名胜诗句
1. 关于北国风光的诗句
关于北国风光的诗句 1.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词(1句)
既然点名要古诗词,那就没有毛主席的事了
《大漠孤烟》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箫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明月出天山》
关山月
李白(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敕勒川》
敕勒歌
北朝民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关于江南美景的、北国风光的诗句,并加以赏析,谢谢
江南美景的,个人觉得柳永的望海潮比较雅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一首词能让北方的游牧蛮族神魂颠倒,的确说明其感染力。
北国的风光,则是毛主席《沁园春·雪》,不知道为什么,系统不让往上贴
3.请推荐一些关于描写北国风光的诗词古文《沁园春 长沙》除外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4.写一句描写北国风光的诗句,并分析,说说你的理解.分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5.描写北国或塞外风的诗句
北国: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塞外: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6.描写北国风光的名言名句
一生活情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词(1句)
既然点名要古诗词,那就没有毛主席的事了《大漠孤烟》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箫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别董大》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明月出天山》关山月李白(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敕勒川》敕勒歌北朝民歌(南北朝)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歌颂南城美景的古诗
1、《南城怀古 其一》元代 王冕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
译文:太阳高照在高楼上,看着沙漠。鲁西的海雾很大。骆驼的铜铃消失在杂草中,在风和尘土中认出了战场。
2、《送雷生谦归南城》 明代 罗玘
玄武湖心月,太平堤尾风。世人皆弃却,好看入胸中。
译文:玄武湖心如明月,微风拂过江岸。人们认为风景不美。我觉得景色很清新。
3、《初春南城》明代 蔡羽
绿霭遥生竹里厨,山光难得上衣裾,篮舆出郭青溪暖。
译文:在远离南城的竹林里,有一层淡绿色的薄雾。山上阳光稀少,可以晒衣服。坐在篮子里出城,我觉得河水在变暖。
4、《初入南城诗》 南北朝 谢灵运
弄波不辍手,玩景岂停目。虽未登云峰,且以欢水宿。
译文:水波不够湿,不能欣赏风景。虽然我没有爬山,但我是来这里玩水的。
5、《全州南城》宋代 冯岵
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
译文:整个州南部城市的景色是如此壮观,岩石峭壁如脚趾,河流如护城河。
2.20句关于风景名胜的诗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1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2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有关风景名胜的诗句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3,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风景名胜的诗句大全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说的是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5.关于风景名胜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崔灏《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温庭筠《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6.有哪些古诗描写风景名胜忆江南(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上来.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画兰 清·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7.描写祖国风景名胜的诗句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1、《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描写风景名胜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景点”的诗句有
1.《菩萨蛮·绿杨眠后拖烟穗》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2.《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3.《鹊桥仙·届征途》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
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
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
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
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4.《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5.《雨霖铃·寒蝉凄切》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
年代: 元 作者: 许桢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人忙过曹务。山翁溪友来相贺,昨夜应时甘雨。舟泛渚。有茶灶相从,同过东西屿。鸥边自语。是午梦初回,余酲未解,七碗得真趣。神仙事,云海茫茫何许。何人岩下逢吕。诗家却有还丹诀,万景点成奇句。公自醑。且山水徜徉,莫考飞升谱。悠悠万古。看一片烟霞,四时风物,吾圃即玄圃。
7.《水调歌头·落景下青嶂》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