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翻译

时间:2024-01-05 04:24:5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翻译」,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37961.html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翻译为: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这句话出自两汉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

  原文:《诫兄子严敦书》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1、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2、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3、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4、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5、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7、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8、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9、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10、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11、”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12、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13、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14、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15、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16、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17、”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18、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19、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20、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21、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22、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23、(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24、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

  25、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

  26、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27、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

  28、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29、”创作背景:汉代士人生存环境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使人时刻保持戒惧状态,谦虚、谨慎以求保全自我,从而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30、因此,汉代士人们把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

  31、此封家书就是经典事例。

  32、更可贵的是,马援写这封家书给严敦二侄时,正是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