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5 04:01:2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以敬国法,以儆效尤什么意思」,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35883.html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的意思是: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

  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1、 以儆效尤释义: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2、出处: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3、例句:为了严肃校级,不处分不足以平众愤。

  4、学校决定给予你大过处分,以儆效尤。

  5、引以为戒释义: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

  6、出处: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7、”例句:这一惨痛事例足以使我们引以为戒。

  8、扩展资料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9、《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0、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11、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2、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13、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4、《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15、《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什么意思 下一篇: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