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人像拍摄的三大要素
时间:2024-01-04 23:00:39 栏目:互联网资讯
导语:拍摄风景人像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有哪些要素是需要我们掌握的,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风景人像拍摄的三大要素要素一 : 场景把握环境的典型特点
理解并表现出环境的特点是拍摄风景人像的重点之一,对环境的典型性的概括和把握直接关系到主题的确立。我常年生活在新疆,这里的地理、地貌非常丰富,苍茫的戈壁、亿万年的胡杨、辽阔的草原、雄壮的雪山、清澈的湖泊和蜿蜒曲折的河流,不胜枚举。选择一个场景来拍摄,就要根据该处风光场景的特点确立拍摄主题,采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使人物和风景更好地相互映衬。
高山麦场
光圈:f/,快门:1/s,焦距:mm
这一处场景是连绵起伏的天山麦场,高山麦田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是圆柱形的高大麦垛,远处的雪山、松林,近处的草场和麦地遥相呼应。在这样的场景中拍摄,表现的重点在于辽阔的麦地、巨大的麦垛和丰富饱和的色彩。人物身处其中,能够表现出一种成熟季节的遐想和感怀。适宜在天气晴好时拍摄,蓝天白云加上金黄的'麦田,色彩层次丰富。因为场景阔大,主要利用自然光线,尤以侧光为主进行拍摄。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色彩表现充分,质感突出,人物和麦垛的立体感更强。
荒凉沙漠
光圈:f/8,快门:1/500s,焦距:180mm
这一处场景是库姆塔格沙漠,进去8公里的地方人迹罕至。沙漠的特点是干涸、荒芜和波浪式的纹理,特别是沙脊的韵律感非常好,朝夕色彩上的变化也是环境的典型特点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适宜利用点、线、面的结合并使用长焦压缩画面。因为拍摄往往以沙地的韵律层次为主,所以构图时可以酌情舍去天空;也可以充分利用斜线(比如沙脊等),取得生动而匀称的布局结构。在光线的把握上要尽可能寻求光影的变化,特别是利用早晚斜射的侧逆光拉长人物的影子,丰富画面的层次。
要素二:人物规划恰当位置与比例
风景人像取景要根据现场环境和表现形式来决定,画面要简练,主体要突出。从景别上来说:远景是以风光表现为主,人物所占面积很小,但却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时,人物的面容、表情等都被弱化了,而要依赖造型、肢体姿态等来提升整体的形象气质和隐含的主题寓意。中景则是全身人像和环境的有机结合,这是风光人像的典型表现方式。近景如七分照和半身照,重点倾向于对人物的刻画,因此在场景的把握上更要抓住特点,与人物形成呼应。其重点在于,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要与风景的疏密相配合,否则便会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
关于人物的位置、比例,我这里有几个小建议和大家分享。
1.如果景色中有突出的重点,或需要安排前景时,可以考虑把风景的趣味点安排在黄金分割点附近,人物则放在整幅图的趣味中心上,平衡呼应。
当人物和环境中的趣味点距离较近时,适宜用广角来表现。 光圈:f/,快门:1/s,焦距:mm
如果人物和环境中的趣味点相隔较远,或者要表现局部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时,适宜用长焦来拍摄。 光圈:f/2.8,快门:1/250s,焦距:100mm
2.如果景色较?平?,没有突出重点时,人物的比例不能太大,画面三分之一(左右)是非常稳定的位置,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
拍摄时间是下午2点左右,光线为顶光。人物位于画面左侧1/3处,符合?黄金分割?的构图法则,画面比例和谐。 光圈F8、快门1600、焦距70
3.地平线或其他横向线条与人物的位置关系最为重要,可以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1/4,甚至边缘的位置,切莫天空、草地各占一半。人物与画面中的斜线条的交汇更要注重平衡。
在赛里木湖畔,同样可以拍出夏日海滨的浪漫情怀。采用广角来表现场景的辽阔,要特别注意水岸线、地平线、海浪、远山、云层这一系列横向线条与人物的位置、比例关系。 光圈F8、快门250、焦距24
4.使用广角时,人物宜安排在画面重心(靠近中间)的位置上,以避免过度变形。地平线的?弧变?在拍摄前也要有所考虑,后期可稍稍调整。
人物置于画面正前方,因为广角镜头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特性,视觉上人物就变?大?了,与身后过于平坦的风景更为协调,获得突出。 光圈:f/8,快门:1/250s,焦距:14mm
要素三:光线把握不同光线状况
一般来说,晴天以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三个小时为最佳拍摄时段。这时可以采用逆光、侧逆光、侧光等多种不同的光线角度,光线柔和,立体感强,色彩艳丽,层次丰富。比如沙漠这样的场景环境,色彩单调,阴天时缺乏明暗反差;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显出沙浪起伏、气势磅礴。当然也并非晴天任何时候都适宜拍摄,比如中午太阳过高,沙漠地表受光后互相反射,强烈的反光会使整个沙漠如一片白板,看起来生硬刺眼。唯有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才是拍摄的最佳时机。
阴天和多云时,户外光线以散射光为主,人物受光线照射角度的影响不大,所以这时取景构图的选择余地较大。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雨后的多云天气,这样的天气拍摄风景人像最佳:太阳在大朵的白云里时隐时现,会出现不同角度和强弱的局域光,当这束光(或这片光)刚好落在人物身体上时,往往会得到非常高质量的光影效果。
顺光(前侧光):
拍摄时间为下午19时左右,天空晴朗少云,色彩艳丽。临近黄昏时分,阳光在白云间时隐时现,人物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丰富了画面层次。后期适当调整对比度和饱和度,强调色彩的力度。 光圈:f/2.8,快门:1/250s,焦距:100mm
顺光拍摄时画面明亮,色彩还原充分。但由于时前后景物亮度相当,暗部较少,缺少一定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背景色彩的对比;也可以利用低角度的自然光线,拉长影子形成趣味点,增加画面的运动趋势。
侧逆光:
拍摄时间是下午17时左右,沙漠上的天空几乎没有白云,光照强烈。采用侧逆光角度拍摄,地面拉长的投影延展了画面的变化趋势和空间的距离感,使人物得以突出。 光圈:f/8,快门:1/500s,焦距:180mm
侧光或侧逆光是外景拍摄极为理想的光线条件,可以勾勒出人、景的线条,清晰了外形起伏和线条变化;强化对氛围的渲染,增强视觉冲击力;画面明暗对比强烈,更具立体感,能够展现较为丰富的层次。必要时可在人物正面或侧面用反光板和闪光灯合理补光。
顶光:
拍摄时间是中午12时左右,当时刚下过雨,天空晴朗且通透,景物在顶光的照射下异常明亮,构图上避开了大面积阴影,整个画面显得极为纯净。 光圈:f/,快门:1/s,焦距:mm
看似最难用的光线,如果控制的好,其拍摄的效果却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对天空和云层的表现极佳,广角拍摄一定要重视天空的层次表现,浓重的云彩能够极好地丰富画面。
手机拍风景照要拍哪些内容
大自然既丰富多彩又杂乱无章,如果不加选择的拍摄,其结果必是画面缺乏内容,毫无主题可言。拍摄风光的难度就在于如何驾驭狂放不羁、变化无穷的大自然。它需要拍摄者的观察和提炼,灵活的运用摄影艺术语言,从而平淡无奇的景物中创造出融入拍摄者感情的心弦的画面。
一、小光圈大景深展现细节
拍摄风光照片时,多采用大景深的效果。大景深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刻画被摄物体的全部细节,可以清楚地显示被摄主体前后的衬景。大景深能成功地表现纵深感,给人一种一览无遗的畅快感,也可纤毫毕现地展示被摄物体的质感和层次,让人细细观赏,慢慢品味。在拍摄风光照片时,通常应该尽且用小的光圈,这样能获得尽量大的最深,另外对焦点必须控制在景深范围内中间略靠前的位置,这样才能够获得从前景到远景都清晰的照片。
二、寻找引导线作为观看的路径
引导线,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读者的目光进人画面的路径,引导线起着连接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作用,在风光摄影中尤为重要。例如一条向远方延伸的小桥、小溪、公路等都能作为引导线,读者的视线能被这条引导线带入整个画面,避免视线转移到画面之外去。引导线中对角线则更能起到引入视线的作用,其他类型的引导线,如水波、影子等不规则线条也可以很好地体现艺术感。
三、运用前景和背景渲染气氛
表现照片的透视感、立体感、纵深感,演染画面的季节和意境,需要很好地运用前景和背景。前景也可以吸引读者的视线,起到引导线的作用。而背景可以用来强调主体所处的环境,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体内涵。在风光摄影中,前景和背景的运用是增强作品表现力、渲染气氛和突出主题的有效手段。
四、运用倒影增强感染力
风光摄影中,倒影效果可以为画面增添感染力并带来视觉快感。倒影可以使风景的部分图案得以廷伸或重复,扩大风光摄影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尤其在拍摄带有水景的风光时,通过水面映射的倒形可以给画面带来动感美和膝胧美。
五、用强烈的色彩吸引视线
在风光摄影中,选择和搭配色彩能够更好地表现照片的主题。色彩对风光作品的影响不容小觑,利用色彩对画面进行恰当地配置、布局和平衡,使各种色彩既有对比变化,又统一协调,会让画面产生有震撼效果的视觉冲击力。
六、巧妙运用光线
捕光捉影是风光摄影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光线能使画面产生明暗层次、线条和色调变化,巧妙运用光线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画面内涵,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七、表现画面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术史上关于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英的理想境界。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在风光摄形中,有时有要运用一定技法来处理取景器里的景物,但更重要的是不拘泥于方法和技巧,做到人景交融,体现画面的意境,这是风光摄影的最高境界。
注意光线、颜色和构图。光线的话,就看你拍的是什么风景了,一般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的太阳可以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形态中有丰富的影调、层次,可产生立体感。在艳阳下,可以使用白色的反光板,以求光线的柔和,或者通过中灰镜来减弱过强的光线,在阴天,则可使用银色或金**的反光板,以求反射更多的光线。对于颜色,跟镜头有关,比如宾得的相机和尼康的相机拍出的照片颜色就有差别,也可以通过后期自己调色,如果有滤光镜的话,对于颜色的处理方面也就更方便了。比如偏光镜可以有效提高色彩的饱和度,提高反差。像日本肯高、国产格林尔都有很多品种的滤光镜。在构图上,一张照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内容。一张照片的主题一般不能放在正中,可放在井字格两线交叉点上的四个黑点位置上。注意画面上的平衡性,照片画面不可一头重、一头轻;不要一边大、一边小;一边多、一边少。要注意画面的稳定性,在取景时必须将水平线、地平线等安排在水平位置,面对于地面垂直的物体,如建筑物、电线杆等,应该使它们垂直于照片底边,否则照片就会不稳定,这是值得注意的。还有就是要考虑直拍和横拍。
最后,一定要端平手机,不要把地平线整斜了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